定制有前景 市场待培育 | ||
| ||
定制衣服工序繁琐,顾客要求衣服的面料、款式品质较高,这也决定了其成衣的价格不菲。 记者 付希华摄
近期,在服装定制业,几乎一夜之间,广州本土品牌 “例外”成为了公共搜索的热词。而对多数人而言较为陌生的国内高端服饰定制行业,也站在了商业聚光灯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中山的定制服装市场又如何?日前,记者走访发现,受市民消费观念以及高端消费外流等诸多因素影响的中山定制服装业生存艰难。 ■定制成衣需要上百道工序 在博爱三路与南江路交汇处,一座不起眼的小楼内,香港人郑文龙的芭芭拉定制服装公司占据了三层楼。没有广告牌,也没有什么标识,平日里,有人从这里经过,很难想象在灰里土气的小楼里竟然藏着一家定制服装公司。“你知道在中山想做独一无二的创新设计,是挺难的事情,我们只想埋头做自己的东西,不想太引人注目”。郑文龙见到记者开门见山地说。 “一些网上所谓的服装定制,只需要消费者提供三个基本数据,然后再选择最接近这些数据的版型。这是套版,根本就不是定制。”郑文龙说中山的定制很多也就是这种状态。真正的量身定制,品牌首先要对顾客的身体进行测量,测量出身体各部位20多个尺寸,然后由顾客选择面料,定制团队做好设计,完成样衣后,消费者要试穿,因为其衣服的纽扣、扣眼、迁边等并没有完成,而这需要顾客试穿后是否合适再与量体技师沟通完成,经过两到三次试穿及定制团队的精雕细琢,才能最终为消费者提供最贴身、最合适的服装,这期间最少有上百道工序。 在郑文龙的设计工作室内,色彩斑斓的布料满满地堆放了一整面墙,模特的身上穿着还未完全定稿的样衣。“因为工序繁多,所以索性把设计室和加工室都放在一起,有客人来也便于沟通修改。” 而在华人礼服总经理陈福星的理解中,定制的概念一直在变化。从前父亲陈文铸告诉他,自己背着一个工具箱住在大富人家做衣服,对方买好所有的布匹,父亲就把对方老老小小、春夏秋冬的衣服根据每个人的尺寸全都做好,对方包吃包住,另外还给工钱,陈福星认为那就是定制。而现在,高级定制在他眼里,就是专门为一个人打造,世上仅此一件,适合个人气质、穿着舒适合体,“就像在北京的玫瑰坊,你甚至可以选择设计师,无论他在香港还是在巴黎,都可以专门飞过来为你量身定制。” ■企业高管、富二代是消费群体 由于定制衣服的工序较为繁琐,顾客要求衣服的面料、款式品质较高,这也决定了其成衣的价格。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中山高端定制的服装价格一般从千元起价。 曾经从事定制服装,而做了一年多就关门的女老板董女士说,当下品牌服装定制服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其价格更不是工薪阶层百姓所能承受的。陈福星也介绍说,定制一套西服的价格最少要5000元打底,多则几万元。很多客户之所以定制服装,多是为了出席重要的场合,定制的衣服更需要符合其身份地位,服装定制的消费群体多数是高管及公司老总,也有一些是富二代。 而这类人群定制服装上也有一些特别的“爱好”。陈福星介绍说,男装方面大多数定制服装的顾客更注重款式和面料,面料多选择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外进口的高端材质,而款式则要么更稳重或者独树一帜。当然部分客户也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所做的服饰不能带厂家的logo,更有客户要求在衣服里绣上一些图案或者刺绣自己的名字。 而女装定制则显得更加多元化,要求也更高,曾经兼顾女式礼服和时装的董女士表示,许多女客户要求时装个性化,不跟别人相同,有的要自己设计,有的拿着杂志的图片来定制,但往往做出来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限制诸多 定制有前景,市场待培育 “其实中山还是有市场的,我的许多朋友已经开始接受定制服装。”董女士说,自己曾在维景湾附近开了一个门面店,那时朋友圈子里还是有很多愿意着定制服装的。为了让市场接受他们,他们一直没有在高价上下功夫。“我们当时是夹缝中生存,做的是一千元到几千元不等的时装、礼服定制。但会受到好多限制,最大的困难是中山跟这块配套的东西少。例如中山多是休闲服装用的针织面料,而时装用的梭织面料很少,布料、辅料市场,都是为批量生产的厂家服务的,满足定制的个性化需求的面料、辅料、配件很少,只能去广州拿货,增加了成本。”她还举例说,一个衣服的绣花,一件的打版费是1000元,1万件打版费也是1000元;定制的话,一件衣服要增加1000元成本;批量生产的话,一件仅增加几毛钱成本。“再加上能做定制的师傅人工也很贵,所以成本一直控制不下来,又不能卖得太贵,最后辛辛苦苦还很难有钱赚,还不如不做。我们做了1年10个月就关门了。我当时认识的几个做这一块的,现在也基本不做了,面临相同的问题。”董女士强调说,其实他们没能做中山的高端群体生意,那些高端群体要么去港澳消费,有些甚至订机票去法国定制。 无独有而,陈福星和郑文龙也有这样的感受,定制是个奢侈的行当,他们的企业目前都是在用做制服“养”定制。陈福星说“中山、珠海外流到港澳、广州的消费比较多,定制也是这样。以前友谊商场的老板看到广州停放着很多中山号牌的豪车,就想着把商场开到中山,结果发现开不下,高端消费都外流到香港去了。现在香港的定制都开到内地了,比如官奇等牌子。但中山定制的氛围不浓,不像北京、上海,中山人的消费理念仍然是愿意砸钱在吃的上面,不愿在穿的上面。”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看好未来中山的定制服装市场,“其实就把高端消费外流的那部分‘截’下来,就已经很好了。”郑文龙说,未来他准备进驻利和广场,开一个定制服装的展示门面,“中国并不缺设计师,缺少的是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定制服装及成熟的穿衣观念的认知和积累。所以先从观念上培养”,郑文龙希望通过一些派对等方式为顾客提供着装建议等知识,让中山人穿得更有‘明星范儿’。”
|